文 /钟悠云
4月,江门市外海镇,太阳温和地照着大地,清风阵阵扑面吹来。
“这样的天气是最佳的捕鱼季节。”60多岁的郑明躺在村里渔民们集资合建在江边的木屋的网床上,遥望着微起波澜的江面,轻轻地叹了一口气。
适逢珠江两个月的休渔期,郑明和其村里的渔民只得收拾网具,静候下一次捕渔的通知。
70多艘渔船就安静地停靠在木屋旁,江水泛着残渣,船上机械已卸,桅杆下垂。
休渔背后,既是防止过度捕捞,更是对日益严峻的珠江水污染作出的无奈妥协。
2010年出炉的《2009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》显示,广东省珠江流域以及珠江口海域污染面积比2008年增加12.33%。且自2001年来,珠江流域及珠江口海域已经连续8年被列为“严重污染区域”。
珠江口的“渔殇”
严格来说,郑明已经不算是真正的渔民,十几年前,他儿子郑海已另谋职业,在岸上安家,此后,随着珠江的鱼越来越少,郑明便过上了“两天捕渔三天晒网”的日子。
在郑明记忆中,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,江门西江的水还很清,珠江出海口的水还很蓝。他与村里的渔民,卷起裤腿,用水桶般大小的网篓子在江边捕虾,一个晚上就能收获5、6斤。当时村上的500多户人家,几乎每户都是依靠捕鱼为生,村里拥有渔船400多艘,晚上,渔民捕鱼满载归来,江畔渔火,热闹非凡,渔船停靠的岸边就是临时的鱼市场。
光阴荏苒,珠三角城市群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,并成为“全球制造中心”。工厂逐渐林立,在社会财富骤然增加的同时,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的衍生品。
珠江水渐渐变黑了,水中肉眼看不见的金属污染悄然多了,鱼虾慢慢少了……
如今,即使是开船在江上捕鱼,一天能有5、6斤的收成,就已经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了。
“工厂多了,江边到处都是排污口,每天都不停地向江里排污水。”郑明说。
工厂逐渐林立,珠江海域鱼量的迅速减少,迫使不少像郑明的儿子郑海这些40岁以下的村民只得“弃江投岸”,目前,全村渔船仅剩70多艘。
郑明算了一笔数,现在一个勤劳的渔民每月的收入1000元左右,一年大概就一万元,但现在由于经过“工业水”浸泡,渔船每年至少需要修理两次,每次估计要1000多元,另外还有网具破损修理费等,渔民一年的收入也就7000元左右。
“稍有点力气的,都出去外面打工了,现在做什么不比做渔民强?”郑明说。
捞不完的河道垃圾
和郑明一样,让负责打捞江门西江段垃圾的洪良明怀念的,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之前事情了,那时候,河里还有人洗衣服、冲凉。
如今,光顾这水里的除了他们捡垃圾的人,就是各种各样的垃圾、污水……
已经49岁的洪良明在江门从事打捞西江段垃圾工作已经多年,尽管一天的工资50块钱,但他感觉心里踏实,对于他这样文化不高的人来说,这是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,很少人跟他抢饭碗。何况河里捡到的塑料制品还可以到废品站换钱。
江门市虽处于珠三角地区,但相比广州、深圳、东莞等地,经济仍显落后,河里的污染也没那么严重,河里的垃圾相对也少一些,但尽管如此,近几年来,洪良明明显感觉到工作量越来越大了。
“就是我们不睡觉,河里的垃圾也都捞不完,”洪良明一边打捞着河里的垃圾一边说。他的小船上已放满了竹筐,竹筐已装满了发臭的垃圾。
对于这种恶臭,洪良明似乎已经“习惯成自然”,但工厂里排出的污水的臭,却让他心有余悸。“闻了就想吐,想都不敢想。”
另洪良明感到十分不满和无奈的是,政府环保监管力度不强和市民的环保意识太差。
“大包的衣服、成堆的蔬菜、发着恶臭的粪便、各种塑料都往河里扔,工厂的污水大量往江中排放,这些都已是最为经常见的事情了。”为此,洪良明曾多次找过领导反映情况,但都无济于事,最终不了了之,垃圾照样向河里扔,污水照样向河里排,洪良明只好无可奈何作罢。
产业转移=污染转移?
事实上,江门西江水质污染其实只占珠江一隅。
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中心黎坤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认为,相比珠三角其他的城市,江门市西江下游段的水质污染总体已不算很严重了,而且由于西江水量巨大,污染还没有超出西江水的自净能力。
2009年10月,黎坤参加了“寻访珠江考察活动”,并发布了《珠江流域考察报告》,黎坤认为,珠江流域水质总体良好,但珠江流域从南盘江中游就开始受污染,其中珠三角局部河段污染严重,部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,水质不容乐观,未来发展面临的水环境保护压力很大。
对此,记者在走访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清远等省市了解到,由于近年来,一些欠发达的省市大量承接了珠三角等地转移的陶瓷、水泥、电子、金属加工等高污染产业,珠江流域的水环境迅速遭破坏。
记者在广西梧州了解到,尽管多年来,梧州段西江交给下游广东的水质常年保持在三类以上。但该地沿江而建的工业区一些工厂的污水依旧粗放。工厂外乱堆的尾碴池,对西江水质构成了直接污染。这其中还包括不少由珠三角转移过去的企业。
据记者了解,仅广东省内,目前就有20多家“产业转移园”,多在广东省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,而这些地区,恰恰是广东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主要水源地所在。此外,在珠江上游的省份,如广西、湖南、云南等地区,也已接收了部分从珠三角地区迁移出去的重污染企业,这意味着工业污染源在沿江上移。
对此,环保部门亦表忧心,“源头如果失控,污染后果将更加严重。”
“珠江目前的治理已取得一定的成效,但成效只是阶段性的,这一成果很不稳定,形势很可能因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跟不上或上游工业污染加重,而随时再度严峻。”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宣教中心主任钟秉照向本刊记者说。
他指出,污染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,明显加大了环保部门的工作难度。因为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、市、县,地方政府与环保部门的冲突越大。“有些地方环保部门连进企业检查都困难,企业领导只消给政府一个电话,环保就被挡驾了。”
黎坤认为,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,更不能转移污染和落后,但目前,由于大多数地方官员仍坚持‘先污染,后治理’的发展一方经济的思路,出现了地方政府环保监督不力,造成了这些地区的污染逐渐严重起来。”
珠江的水质正在变好?
珠江流域的水质污染日益严重,所幸的是,在遭受珠江污染切肤之痛后,各地政府的环保意识和监管力度已经有所加强。
本刊记者致电广东省环境保护厅、东莞环境保护局、东莞水务局、清远环保局等部门采访了解到,各地环保部门已对珠江水质污染均已加强了整治力度。
钟秉照向本刊记者介绍,广东省近几年一直都十分重视对珠江水质污染的治理,1998年,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就对广州提出“到2003年初见成效、2005年不黑不臭、2010年江水变清”三个阶段性目标。2003年,广州启动“青山绿水,蓝天碧水”工程,要“努力恢复城乡水生态,彰显岭南特色的水文化”。2009年,广州借迎亚运的契机,启动“每天一个亿”的重大举措,投400亿元巨资治理河涌。
作为珠江流域污染最为严重地区,东莞也是大笔投入,2009年至2010年,东莞仅为改善东莞与深圳两市界河、跨界河污染情况,就投资近20亿元……
清远则提出了打造名副其实的“绿色清远”的目标,全面整治环境污染……
此外,在管理体制方面,省海洋、渔业局已推动省政府跟珠江口河口地市签订海域环保责任状,将对这些地市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和逐年削减的严格制度。《广东省实施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〉办法》也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,完善海陆联动协调机制,实行专项整治,打击陆源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。
“珠江的水正在慢慢变好了”,钟秉照说:“不过,这个‘先污染、后治理’的沉痛教训却应该值得政府部门深思。因为污染问题治理方式的选择,实际上是社会各种利益之间博弈的结果,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由最弱势的一方——普通民众来承担最大的成本,而在此前的水污染过程中,普通民众其实也是最大的受害者。”
被污染的虎门太平水道